您的位置:首页 > 要闻

浙江海宁西山社区:“群众想什么,我们就干什么”

时间:2025-10-27 来源:《中国志愿》
  缺人、缺钱、缺资源,基层治理的活力从何而来?曾经,浙江海宁的西山社区,也曾深陷“三缺”困局,治理一度举步维艰。但就是在这样的现实挑战中,西山社区撬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,建强用好专业社工和志愿者队伍,促进志愿服务有效融入社区治理,走出一条从“乱”到“治”的跃迁之路。

  党员带头,吹响志愿服务号角

  “感谢你们多次为我调解,才有了现在这个令人满意的结果。”辖区新居民姚大江特意来到社区向工作人员表达谢意。此前,他为西山社区一家店面加班加点赶工装修,可完工后,店主却一再推诿,今天称资金周转困难,明天又说装修有瑕疵要扣钱。多次讨要无果后,社区开始介入。经社区调解员耐心沟通、据理力争,最终店主如数支付了工程款。

  西山社区的新居民数量超过社区总人口的四分之一,流动人口达2000多人。十多年前,社区内的凌家场一带曾聚集120多家皮件厂,务工人员被欠薪、劳资纠纷等群体性事件频发。为此,社区尝试以“老乡管好老乡”的方式,从居民中推选有威信的党员参与纠纷调解。这一方法不仅借助乡情拉近心理距离,也更易于取得当事人的信任,显著提高了调解成功率。随后,社区进一步整合党员力量,正式成立“乡帮宁”新娘舅帮帮团,并通过定期培训、案例跟踪和多方联动等,推动调解工作走向规范化、常态化。截至目前,帮帮团已成功化解新居民纠纷近300起,不仅有效维护了新居民的合法权益,也极大促进了社区的和谐。

  “社区要想发展好,自己必须先带头干。”西山社区党委书记金美凤是这样说的,也是这样做的。她开通了24小时在线的“金姐热线”,定期走访辖区重点人群,还发起并参与“暖心年夜饭”“爱心书屋”等志愿服务项目。在她的“头雁”引领下,许多党员成为社会组织和志愿项目的中坚力量。社区坚持党建引领,充分挖掘和发挥党员专长,构建起完善的志愿服务网络,形成了“书记冲在前、党员齐上阵、群众跟上来、社区活起来”的社区治理新格局。

  找准需求,培育社区治理帮手

  “钱老师,这道数学题我还是不太懂。”2025年暑期,在社区暑托班“爱心教室”里,11岁的新居民子女金芸熙拿着练习册,向大学生志愿者钱昊月认真请教。在这个温馨的空间,不仅有耐心的作业辅导,还有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,让孩子们在假期中既能学习知识,也能拓宽视野。

  金芸熙的父母常年在社区附近的工厂工作,以往暑假,她大多由奶奶看护。“以前最担心的就是她一个人在家玩水、玩火,安全让人揪心。现在社区有了‘爱心教室’,既放心又踏实,我们上班也安心多了。”金芸熙妈妈的话语中满是感激。

  钱昊月已经连续两年参与“爱心教室”的志愿服务。她说,在陪伴孩子们学习与游戏的过程中,自己同样收获了许多温暖与成长。更令人感动的是,一些曾经在这里度过暑假的小学员,长大后也主动回到“爱心教室”,成为新一批志愿者,将这份关怀与善意持续传递。

  “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,是社区工作的出发点,我们聚焦老百姓的需求找项目、做项目。”金美凤说。在西山社区,许多新居民从事小摊小贩等职业,普遍早出晚归。寒暑假孩子无人看管,成了他们最大的“心头病”。

  2009年,西山社区推出“爱心教室”新居民子女托管服务项目。项目依托社会组织进行运作,并整合多方资源:企业捐赠画笔、图书等学习物资;专业社工量身设计课程与活动;大学生志愿者提供课业辅导与陪伴;居民志愿者则负责后勤保障与服务支持。经过多年探索,“爱心教室”逐步形成“专业社工+志愿者”协同服务模式。截至目前,已有5000多名孩子在此度过安心假期,近6000名志愿者先后投身其中。

  西山社区将专业社工力量和志愿服务深度融入社区治理全过程,坚持“群众想什么,我们就干什么”的服务理念,不断夯实服务质量。

  协同共治,汇聚社会多元力量

  “小柳啊,家里没药了,能帮我买点药吗?”年过八旬的独居老人朱瑛按下智能手环上的呼救键,不到十分钟,社工柳灿和志愿者就带着药品赶来了。“以前独居最怕生病,现在有了这个‘救命环’,心里踏实多了。”朱瑛老人所说的智能手环,是社区联合爱心企业发放的。智能手环可为佩戴者测体温、心率、血压等,还有GPS定位功能。老人不仅可以随时联系平台调度员,还能实时监测心率、血压等数据,一旦发生紧急情况,可迅速调度附近志愿者实施救助,确保危急时刻志愿者能够迅速响应到位。

  这一贴心服务,正是西山社区整合各类公益组织成立“海宁爱心联盟”的缩影。联盟通过联动162家公益团队和2.7万余名志愿者,开展“微爱童行”“潮城大喇叭”“文明海宁一道走”等项目,聚焦帮扶新居民子女、普及防诈骗知识、倡导文明风尚,逐步形成广泛的社会志愿服务网络。在这里,大家“抱团做事”,志愿服务不再是零散行动。

  “社会组织多、服务项目多、特色资源多”成为西山社区服务群众最强大的底气。社会组织积极链接资源,专业社工精准设计暖心服务项目,党员和居民骨干带头组建志愿服务队伍,65个专业化志愿服务项目保持逐年动态更新,最长的项目实施超过16年,累计惠及群众近20万人次。(原标题:浙江省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:“群众想什么,我们就干什么”;浙江省海宁市委社会工作部供稿)
责任编辑:熊婕 标签:
精彩推荐
相关推荐
Baidu
map